移动光猫HN8546X6-10桥接补全SHELL改界面

前言

最近刚因携号转网被赠送了移动千兆网络,附送了一个型号为HN8546X6-10的华为万兆XG-PON光猫,看了一下性能很不错。马上折腾起来。

由于我有好习惯每次装完网都问装维小哥要一下超级管理员密码,所以省掉了很多破解超级管理员密码的麻烦。本篇也不涉及任何光猫密码破解的工作。

所有的工具均来自各种论坛搜索,如果有需要可以邮件我索要。

0x01 进入后台

宽带装好第一件事自然是桥接,因为上海移动这边的超级管理员密码是设备注册的时候下发的随机生成的密码,甚至过段时间远程升级还会变,所以进入后台第一件事自然是删掉TR-069接口,关掉周期上报。

但是移动定制的界面好像禁止了TR-069接口的删除,F12大法也不管用,点击按钮就会被退出登录,而接口并没有被删掉。

查资料得知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切换回华为原生界面,解除所有功能限制。因为我已经注册成功移动网络,所以下面的操作十分谨慎,生怕需要重新设备注册而超管密码被重置无法进入。

0x02 开启telnet

刷机的第一步自然是开启Telnet或者SSH登录,由于我有超级管理员后台,非常简单就完成了,只需在安全-广域网访问配置选项卡中打勾即可开启。

开启后使用telnet连接,用默认用户root,默认密码Hw8@cMcc登录。su切换权限,再输入shell即可。随便使用一个ls指令看一下。结果报错ERROR::Command is not existed。看来这个shell是被阉割过的版本。首先要补全SHELL功能,使指令能够全部使用。

0x03 补全SHELL指令

在一些论坛找到了ONT组播配置工具V3-V5 2.0,据说有五个版本,我使用的是最新的一个版本。

还有一个r20shell.bin文件。虽然我是V5R021C00S050版本,也就是传说中的R21新版。但是据说这个r20的固件也可以使用。

光猫拔掉光纤,打开ONT组播配置工具,选择升级,选择r20shell.bin文件,连接光猫,点击启动。工具便在不停的组播寻找光猫。

如果找不到可以重启光猫,在重启过程中就会寻找到,右侧会出现光猫序列号和Loading,此时光猫所有灯都在同步闪烁,闪烁多次后工具提示Failed。没有关系,此时已经补全成功了。

0x04 修改hw_boardinfo文件改界面

再次telnet登录光猫,发现指令都可以使用了,cd /mnt/jffs2 进入文件夹,在电脑上打开一个tftpd32来接收发送文件。

使用

tftp -p -l hw_boardinfo -r hw_boardinfo 电脑IP地址

发送hw_boardinfo到电脑,使用HW Dollar2.exe打开hw_boardinfo,里面有非常多可以设置的项目,这次我们只需要修改obj.id = "0x0000001a"和obj.id = "0x0000001b"对应的obj.value = 改为 “COMMON”,即可改回华为ONT原本的管理界面。

只改1a虽然可以修改界面,但是因为移动后台的地址和原生的不同,会造成无法登陆后台。需要修改1b为COMMON来清除注册状态。因为移动是用password来认证的,所以在修改之前最好备份一下password。

修改完成后保存,然后使用

tftp -g -l hw_boardinfo -r hw_boardinfo 电脑IP地址

从电脑下载修改后的文件回光猫。然后reboot重启

0x05 重启后配置

重启后登录后台已经是HN8546X6-10的华为原生后台了,可以使用光猫的全部功能和设置,界面也好看了不少。依旧使用之前的超管密码登录,选择WEB业务发放,输入Password(有自动保存的可以不用输入),快乐的删掉TR-069,桥接INTERNET接口。插好光纤,一会儿就注册成功了。

测速,NAT类型检测一气呵成。终于拥有了1000M的NAT1网络。

0x06 题外话

既然拿到了Telnet权限,必然在光猫系统里游览一番,发现有一个hw_ctree.xml里面包含所有的配置信息,可以使用huaweiXML_CFG.exe进行解密修改,当然通过前面的修改原生界面,其实在后台也可以导出配置进行修改,可以新建后台超管账号之类非常方便。

家庭网络架构

前言

家庭网络结构极大影响了在家使用网络的体验,我个人的家庭网络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也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方便稳定的家用网络结构,该结构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个人的情况,仅写下来作参考和记录。

演变

0.0(光猫 -> 终端设备)

可能大家使用的最简单的家用网络是由运营商提供的光猫直接负责拨号和接入,甚至可以忍受使用光猫发出的无线信号,我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因为我从一开始就对运营商光猫的性能嗤之以鼻,经常会有网速不稳定,Wifi信号不稳定等问题,所以每次安装宽带第一件事就是让安装小哥把光猫配置成桥接模式,由路由器负责所有功能,把光猫只做一个光电转换器使用。

至于改桥接模式后的IPTV的vlan等配置,可以专门当作一篇文章来写了。

1.0(光猫 -> 路由器交换机AP三合一 -> 终端设备)

和每个人一样,我的家用网络最初也经历了由单个无线路由器负责包括防火墙、PPPoE、交换机、DNS、DHCP、FQ、Wifi等全部功能的时代。随着接入设备的增多、对速度、稳定性和扩展性的要求提升,这个模式逐渐无法满足我的需求。

2.0(光猫 -> 路由器交换机AP三合一 -> 终端设备)

随着有线设备的增多,路由器接口不够用,最简单直观的办法就是增加一台傻瓜交换机来扩展网口数量,而无线覆盖的增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下挂更多Wifi路由器,为了统一分配网段和减少一层路由转发,下挂的Wifi路由器被配置为AP模式,或者关闭DHCP,直接接入LAN口做AP使用。这个阶段还是没有考虑到功能的分开,网段的划分,设备的隔离,无线信号的无缝漫游等问题。网络整体性能还是依赖主路由的性能。

3.0(光猫 -> 路由器交换机二合一 -> 多AP -> 终端设备)

家里增添了NanoPi,摄像机,各种智能家居iot,NAS,UPS,HTPC,PVE虚拟服务器,电视盒子,XBOX游戏机等设备,外部也由于需要连接多种服务器,对网络的要求也变得复杂多样,只好继续完善网络架构以便满足需求。

首先是把路由器和AP功能分开,使用一台纯有线的EdgeRouter X SFP来做主路由,负责PPPoE拨号、防火墙、DHCP和 VPN 等功能,其他无线路由器只做AP中途还刷了AP专用固件,支持无缝漫游、弱信号自动剔除等功能,让全屋有线无线内网都可以跑满千兆,性能和稳定性都有了进一步提升。

然后是把DNS和FQ功能分给了NanoPi来负责,安装Pi-Hole或AdguardHome来做DNS层面的加速、广告过滤和分流。

4.0(光猫 -> 路由器-> 交换机 -> 多AP -> 终端设备)

如果说3.0版本对于家用已经比较完善了,我现在的架构就有点企业级内味了。

首先是有线网口又又又又不够用了,由路由器和傻瓜交换机提供的十个有线网口被完全占满,本着折腾到底的原则,我直接淘了一台H3C S5120 24电口+4光口的企业级交换机,打算按企业级大二层网络来重做整个网络架构。到手发现风扇声音有点吵(毕竟是机房用的),我直接把风扇拆掉了,监测了一段时间温度,平时55度,满载也不会超过65度,还是比较稳定的。

有了S5120这个24+4口大家伙,这下所有东西都可以插在上面了。接下来就是网络配置,我划分了三个vlan来做网络分割,分别给我自己+受信任的服务器(vlan1)、不受信任的iot设备(vlan2)、不受信任的Guest(vlan3)使用,通过端口和mac地址来识别设备应该属于哪个vlan,这样可以在同一个Wifi名下使不同设备属于不同vlan,未知mac默认vlan3,并且把光猫和路由器和IPTV盒子的端口配置为trunk,光猫自带的运营商vlan1101和1103分别给路由器拨号和IPTV端口通过去。这样平时内网流量基本都可以走交换机二层满速转发,路由器的负载就小了很多,可以专心做一些三层的事情。

虽然UBNT的硬路由性能已经足够强,但是秉承着能少一个设备就少一个设备的想法,既然现在不缺网口,不需要用UBNT路由器上的网口做扩展,那么直接使用PVE主机虚拟一台软路由出来岂不美哉,于是我选定Router OS 6作为软路由操作系统,至于ROS6不能支持的一些协议和功能由一台虚拟的Debian来完成。

在ROS6里配置了三个vlan,并且分别为其配置了DHCP服务,为三个不同的/24的IP段,其中vlan1和2基本都是固定分配IP,DNS指向NanoPi,vlan3为动态分配,DNS指向公共DNS,对于vlan之间的互通,通过ROS6里的firewall来控制,其中vlan1可以随意访问vlan2和vlan3,vlan2的部分设备可以访问访问vlan1的iot控制器(Home Assistant),vlan3为独立网段。再配置好ROS6的PPPoE拨号和Masquerade就可以愉快的上网了。

大致数了一下,目前分配的IP有28个,可以通过ROS6对于单个设备进行精细化管控,外网分流,另外像静态路由,IPV6,端口映射,UPnP完全不在话下,甚至OSPF,BGP等协议都可以玩起来了(最近沉迷DN42,详见 https://dn42.tms.im )。

总结

目前家用网络的核心无非是光猫 - 路由器 - 交换机 - AP - 终端设备的组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目前的网络架构是这些年用下来一点一点演变发展过来的,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虽然未来还有很多可以升级的点(比如万兆、光纤内网、AC+AP等),但目前已经是能完全满足我需求的最佳性价比的架构了。

P.S. 架构图在画了在画了。